智慧城市減少塞車 業界促進一步開放數據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01/28 16:49

分享:

分享:

楊全盛(左)建議,政府可在公共服務專營權中,加入開放數據條款,促進有關機構公開數據。(晴報記者攝)

智慧城市是現屆政府施政重點之一。畢馬威會計師行去年底,在香港、上海、新加坡等5個城市進行問卷調查,5成4受訪者認為,減少交通擠塞在發展智慧城市的主要益處。然而,市民對「智慧出行」元素之一,「智慧泊車」科技的認知只有52%,反觀支付、繳費和交通數據的認知均高於8成,有正面印象者亦不足4成。

畢馬威環球基建服務亞太區主管韋勒建議,政府應進一步推動公私營合作,共同推動智慧城市發展。智慧城市聯盟主席楊全盛則指出,雖然政府近年發表《智慧城市藍圖》,最近又提出開放政府數據時間表,惟私人市場普遍仍不願意開放數據。他舉例稱,本港智慧泊車落後於鄰近地區,目前仍只限於東九龍個別停車場使用。

運輸署去年推出「香港出行易」手機應用程式,以推動智慧出行,惟程式未有包括巴士公司的實時資訊。楊指出,不少企業都擔心開放數據會衍生出責任問題,例如資料不準確引致市民不滿。然而,外國例子足以證明智慧出行有助改善交通擠塞,例如推行智慧泊車已10年的新加坡,路面擠塞情況減少達4成。

楊續稱,發展智能城市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事,而參考內地和新加坡等地經驗,較難用「循循善誘」方式鼓勵開放數據,惟愈越拖只會愈難,建議政府和公共服務企業進一步開放數據,締造環境吸引商界開放。